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百年紀念活動




日期/時間 活動/地點
●5/19-5/31 10:00-16:30
臺灣琴史展暨孫毓芹先生特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際展覽廳(自由參觀)
●7/14-7/26 10:00-16:30
臺灣琴史展暨孫毓芹先生特展(續展)/大同大學志生紀念館(自由參觀)


●6/6-6/30 三, 六, 日 14:00-17:00(6/20(六) 端午節休)
琴詩書畫展-文人之藝術/生活時空藝術會場(自由參觀)


●7/4-8/2 11:00-18:00
臺灣斲琴展/紫藤廬(自由參觀)


●5/22 19:30
飛波走浪-臺灣青年琴家演奏會/臺大雅頌坊/購票請洽台灣琴會


●7/22 19:30
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百年紀念音樂會/中正紀念堂演藝廳/售票:年代售票系統

【專題講座】
●5/19 11:00-12:00
吳瑞泉博士,古琴與民族藝師的意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免費進場)
●7/14 14:30-16:00
楊湘玲 博士,焦桐逸響存海東: 臺灣琴史的追尋之旅/大同大學志生紀念堂(免費進場)

●7/9 14:30-16:00 
林立正,斲琴技藝造作問答/紫藤廬茶館(預約售票)

●7/16 14:30-16:00
唐健垣,古宅牆中發現雙層面板唐朝古琴/紫藤廬茶館(預約售票)

●7/20 14:30
唐世璋,回歸原譜/琴園(售票地點: 琴園)

●7/23 14:30-16:00
陳國興、單志淵、鄭德宣/古代與現代的古琴斫製方法/紫藤廬茶館(預約售票)

台灣琴會/秘書黃小姐0988-035-285
斲琴展紫藤廬講座含茶水費每場NT$600,三場套票NT$1500。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傳承與發展」紀念古琴名家孫毓芹先生百歲冥誕有感—吳釗


  我與孫公雖無緣相識,但他的琴藝和人品在我首次訪台在關渡客座期間,就經常從他的道友或愛徒間聽到其點點滴滴。後來幾次訪台,得到了孫公的詩文和演奏錄音。聽讀之下,對其為人和琴藝、琴風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孫公早年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曾在家鄉河北豐潤從天津田壽農君學琴,抵台後又拜台北今虞琴人章志蓀前輩為師深造,琴藝日精。在六七十年代的寶島,知音稀,可說是其最確切的寫照。孫公出於存文化根柢,繼絕學的重要,毅然挑起了古琴薪傳的重任。他的愛護國粹,照顧學生,誨人不倦的行誼;他的古道熱腸,為人盡心的身影,至今被人稱道,令人難忘。
  當今兩岸經濟騰飛,文化發展,均已邁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古琴藝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全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古琴藝術在兩岸,雖然還處在邊緣的地位,並非音樂文化的主流,但已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士所接受。隨着愛琴彈琴人士的日益增多,古曲演奏,新曲創作,古琴製作,琴學研究,琴書出版,琴人結社,古琴教學,均呈現出無比活躍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問題必須引起大家的注意。就是說:傳統古琴藝術究竟如何傳承?或者說,作為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代表的古琴藝術又應該如何發展?怎樣做,才是孫公存文化根柢,薪傳中華傳統琴藝的最好接力者?
  文化的發展,在兩岸儘管存在一定差異,但畢竟都是多元的,古琴藝術也不例外。不同的人彈琴,有的努力跨界;有的着力融合中西;有的主張抒發自我;有的遵循傳統。出現這種種現象,可以說是很自然的事。這裡有不同的人的理念認識與愛好的不同,也有審美情趣與文化修養的差異。尤其對兩岸年輕一代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對於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傳統古琴藝術,相對比較陌生;而對於當今受到西方音樂深刻影響的流行音樂則比較親切。因此強調發展”—“跨界融合中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並產生相當濃厚的興趣。當然他們中間也有一部分人,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喜愛,着力於傳統琴藝的學習與傳世各家各派經典名曲的原樣傳承保護
  有鑒於此,今天紀念孫公,他的存文化根柢薪傳的理念與實踐,顯得尤為可貴,並有其特殊的現實意義。因為古琴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柢,如何尊重其傳統,如何保護好這份國粹,應該是擺在兩岸有識之士面前應當引起充分重視,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0一五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