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燈老師紀念文
李玉華 (師母)
致國燈
你離開大家已經一年了,好快!
生前常聽你在琴房自彈古琴,很享受!你走後,常常一個人靜靜地欣賞你錄製的古琴專輯,感覺更貼近,猶如在跟你對話,更感受到你的心境,更是一種獨特的享受!
你默默地希望我的心更清淨,提升內心境界,不要那麼地世俗,我終於領悟到了。多年來,你能放下一切名利,只與琴音共鳴、同在,顯得有點寂寞。還好有那麼多學生的陪伴,讓你開心不已,也算彌補一些遺憾。你抱病用心錄製的專輯,除了留給學生外,也算特別為我留的珍貴禮物,我會珍惜,也覺得不孤單,好滿足!謝謝你!
你圓滿此生任務,離苦得樂,再往另一段旅程邁進,祝福你。學生跟家人都以你為榮,也會懷念你留給大家的一切。
感謝學生、琴界的疼惜和緬懷。
在此代表國燈跟家人致上萬分謝意。
----------------------------------------------
陳驊妍
《調弦》
難忘...
老師幫我調弦時
慈愛又專注的眼神
一剎那時空凍結了
彷彿只有眼前的學生跟琴最重要
那是一種單純的關注與疼愛
無聲的呵護
是一種支持
也是一種溫暖
令人懷念的國燈老師
《憶恩師》
載馳學子景美聚
勸君再續陽關曲
琴音繞樑憶恩師
翻山柳色迎千縷
陳治翰
《感謝國燈老師》
來和國燈老師學古琴,已經是民國106年,和老師緣雖淺,但老師在課堂反而很喜歡聊琴論琴史、孫公軼事,因此對我來說,學到了不少。老師興來更喜歡無邊無際地彈,也聽到了很多老師即興之作。老師過逝之後,第一次聽學姊彈〈良宵引〉,一開頭就不禁濕了眼眶,好像老師親自彈一樣。最近康徳師兄在教〈良宵引〉,又回想到老師,音容宛在。再次感謝老師的指導!
孫梅君
紀念國燈師小文:
國燈師對古琴的熱愛極具感染力,感念國燈師多年來引領大家探索豐富奇妙的古琴世界。
徐雅君
懷念燈師~
在社大上課時,老師曾問過大家 ,有後悔學古琴嗎 ?我說有 ,但,是後悔太晚學了! 感謝燈師引領我進入古琴音樂的美好世界!
古壁盈
憶吾師謹誌:
今生相逢雖然如此短暫,但老師帶來的琴聲與藝術卻如此寬廣 ,永懷最敬愛的古琴啟蒙老師以及老師動人的琴音~
笑傲一曲啟心弦
高山流水總是琴
陽關一別離故人
海角天涯思無盡
張康德
聽燈師彈琴是種充滿期待的享受。即使彈的是同一首曲子,也總有當時才有的味道。指下總能隨心捻轉出他當下的領會和狀態。我相信這也是老師想讓我們體會的傳統琴滋味吧!
望著寫在琴譜上密密麻麻每個細節的叮囑,深知這是老師留下對琴曲理解與詮釋的寶貴線索,抓準了,就能就這個基礎,往更深處走去。今天,以不斷前行的方式紀念老師,實際上卻感覺他一直都在,也著實奇妙。 我想,他會喜歡這樣的。
詹富銘
和國燈師的緣分起於我生病回臺灣就醫之後的復原期,跑到長安東路的工作室拜訪 老師,自此開啟我閒暇時的彈琴生涯。
燈師教的很細,反覆的講,手把手的講,讓我驚訝古琴居然這麼難、也如此有趣,常夜半撫琴,不忍釋手。
直到跟國燈師進錄音室錄製他一生的第一張、也是唯一的一套CD時,才知道他的琴風可以這麼多變,同首曲子的不同譜本就能給人不同的畫面跟味道,就像他說的要<精於技、遊於藝、近於道>。老師的諄諄教誨,永遠銘記在心。
李季蓁
歲月匆匆,轉眼間,老師辭世將近一年, 想起在宗博及十方道場上課情景,總忍不住絲絲感傷悵惘,懊悔當時不懂珍惜跟隨老師學琴的機緣, 徒留遺憾!想起那段時間,上課是最令人振奮期盼的時刻。從老師殷切指導彈奏要領,耐心糾正不良指法,到聆聽老師興來撫琴彈奏幾曲,頓時引入那令人悠然神往的意境,至今仍讓我懷念不已。老師幽默健談,無論是琴曲的介紹,文史典故, 乃至時局現況, 無不旁徵博引, 侃侃而談, 讓我不僅長知識 ,也感受到古文人澹泊閒適,豁達灑脫的風範。而今只能聽著老師留下的琴曲,緬懷師恩...
林祖誠
文人琴風,典型夙昔
“如果連這一點人文關懷都沒有,不要來跟我學琴!”這是我印象中,老師對我們幾位跟在他身邊最久的學生們,說過最重的話了。時值老師教授【瀟湘水雲】一曲,由曲情意境,對照當時時政,已經罹病數年、氣弱體虛的老師有感而發,嚴肅地問起一旁的我們:“你們能感受到郭楚望的激動與慨然之情嗎?作為讀書人,你們身處在如此的局勢中,要如何自處呢?”一旁的我們,頓然無言以對,才惹得他老人家出此重話。這是我們跟隨國燈老師學琴的日常,卻也是讓我受益最多的啟發。老師讓我領悟到,操琴,不是個人修身養性、自娛娛人的消遣而已;而是要以樂載道,載續中華民族延續數千年的文人之道!我想,那是老師給他自己設定的文化高度,臻至典型。期許自己,不負老師的諄諄教誨與啟發,在習琴之路上,以此為銘。
張心柔
我於2016年端午去國燈師家學琴回來寫的日記,國燈師把何謂詩與詩人對我揭示了一番意義,我想這也是他古琴美學的核心精神:
端午往習古琴,與吾師談到我欲出詩集一事。吾師曰,詩人之要有三:一,澄懷應物,使自己的心靈澄靜才能感於物,但不能被物所惑,所役,時時勤拂拭,方能御之。二,不可為賦新詞強說愁,這是詩人的大忌,一旦犯此錯即不可為詩人,非等到非寫不可時不為之。三,詩是感於物後,用最簡潔美妙的語言寫下來,這標準在於詩人個人修養和美學體會。詩人是天賦,必須勤奮自勉,才對得起老天之賜。又曰:「端午節何樂?吾國最偉大詩人沒也!當今之世詩人瀕臨絕種,豈不悲乎?」古人生離別,今朝也許永不再見,那種友誼的真摯和瀟灑是很撼人的。今日習《陽關三疊》,氣在肺腑,悲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