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逝世25週年紀念活動」緣起

台灣琴會創辦人 葉紹國 

    古琴是我國音樂文化之瑰寶,是我國傳統音樂的根源及庫藏所在。此外,其所延伸的琴論、琴器、琴史、琴譜.....等琴學體系博大精深,可貫古而通今,是世界傳統音樂文化的奇蹟;自2003年底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在國內自千禧年的「台北古琴藝術節」之後,有關古琴推廣與教育的活動已沉寂多時,琴人深感文化消沉不舉的難安。

台灣琴會草創初期,三年間先以「儒苑琴聲」結集中青兩代琴家在全臺十餘所著名大學舉辦古琴演奏會,以宣揚琴樂,其成效卓著。然而,還有眾多的琴學面向仍在音樂之外不為人知,尤其在大學校園外,常人更難有接觸機會; 琴人見此,心中著急,每每於相聚時引以為憾,坊間雖曾有斷續零星的簡易展,但面向窄小,很難引起注意。因此之故,在下遂與眾同門研議為民族藝師(也是我等恩師)舉辦古琴紀念活動,同時追念我師及前代、同代琴人在這片土地上的耕耘以及他們對古琴道統延續之功。

已故民族藝師(1989年受頒)孫公毓芹在世之時以發揚琴樂為宏願,戮力教授琴曲、琴學,並遵古制研發琴器,栽培弟子無數,使琴學一脈在台灣得以傳承不絕如縷。目前在台琴人能操縵及製器者泰半承於他的門下。他對弟子們如師如父的人師風範,久已為琴界傳揚樂道。為了紀念他對學生的愛、對文化傳承未了的心願,台灣琴人都期盼能在其逝世廿五週年的時刻繼事述志。

本紀念系列活動可分為五大主題,自五月中到七月下旬陸續展開,主軸皆立基於台灣,其中包括「台灣琴史展暨孫毓芹先生特展」、「古琴音樂會」、「斲琴家琴器展」、「琴詩書畫展」、「專題講座」,以及搭配主題而舉辦的雅集等共十餘場活動。此外,將編輯斲琴家琴器圖錄、錄製音樂光碟出版等,務期音樂、知識、製器相輔相成,人與活動互相輝映。

    本紀念活動的構想在2012年已成形並擬成計劃草案,初始即獲得文建會(今文化部)的欣賞而擬納入2015年部內的重點活動,然而在逐步深化、具體化的研擬過程,主事機構自下而上逐次易人,在兩三年內竟全都易位,文化政策方向幾度更迭,實施重點工作轉移,本計劃終究只成為一般的申請補助案,所得補助極端微薄,其後幸蒙民間團體或機構的大力支持,使得最終的主題尚能沿襲初衷,但其展現的規模、範圍、方式終究受限於現實條件而明顯簡化縮小,此誠古琴文化發展之憾事。    

    台灣琴會主掌本紀念系列活動,肩負著琴樂文化推廣教育的重任,陳雯會長及理監事們同心協力,籌備會成員各盡其職,眾琴人群策群力勇於捐輸,尤其會長的弟子們愛師護師,投入工作不遺餘力,這正是自古琴人尊崇琴樂文化的典型反應,也是孫門師生相待的典範,民族藝師先師毓芹在天之靈,當可告慰矣!

    最後,在下對於所有助成此事的機構、團體與個人致上最深的感謝與最高的敬意!  願 上帝賜福大家!

__活動系列海報__



 


 

__活動出版品__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