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伴奏人員介紹
屏東縣人,1977年生,畢業於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修中國笛。先後師事方省民、張圖昌、葉紅旗 老師。在大學期間亦獲得林谷珍、俞遜發、梁欣、詹永明、張維良、馬迪、張延武、曲祥、杜如松等竹笛名家之指導。主要演出經歷如下:
1988~ 年隨原鄉樂集巡迴演出並擔任獨奏
1999~ 至今於琴園國樂團参與演出
2000獲選文化大學國樂新秀,並於演奏廳舉辦「國樂新秀奏新聲」獨奏會
2000於文化大學國樂系學會所舉辦『國樂英雄榜』中獲獎,並於「國樂英雄榜優勝音者樂會」中擔綱獨奏演出
2007於台北國家音樂廳二十周年系列音樂會「東方傳奇,搖滾國樂」擔綱演奏笛子二重奏〈數蛤蟆〉
2008於國家演奏廳舉辦琴園菁英系列一「許騰允、劉芛華聯合音樂會」
標籤:
2011儒苑琴聲-伴奏人員介紹
演出人員介紹—葉紹國

演出人員介紹—莊秀珍

1992年在「和真琴社」社長帶領下與琴友一同訪問大陸琴壇,並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共同演出三場「兩岸琴聲─古琴聯合演奏會」及大型的古琴雅集。
演出人員介紹—陳國燈
2000年參與台北市立國樂團所舉辦的百琴展及古琴學術交流,擔任現場古琴演出人。2001年開始於台北市長安東路成立古琴工作室收徒授課。2008於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開設古琴藝術與彈奏課程。2009年於高雄市舉行「瑤琴舞秋風」音樂會,是為首場個人古琴獨奏會。2010年11月參與廈門大學等聯合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古琴分論壇—朱熹琴論與當代社會」,發表「古琴音樂的現代意義」,並在古琴音樂會中演奏古琴。
演出人員介紹—孫于涵
浙江省鄞縣人,1953年出生於台北。早年習古箏於梁在平、魏德棟老師,學山水畫及工筆仕女於王君懿老師。1976年從孫毓芹老師習古琴與斵琴。遵師囑先由師姊陳美利啟蒙,傳授數曲。斲琴上兼問學於師兄弟葉世強、林立正、陳國興與西安李明忠琴友。2004年學樹漆於賴作明老師。現今在寧靜中撫琴,潛心古琴的修復及研究。
自1995年隨「和真琴社」參加北京的「兩岸琴心會京華」及成都古琴大會,在閉幕式演奏古琴「梅花三弄」、「離騷」,從此長期來往於兩岸三地,會見琴家、參與雅集,十分活躍。2006年應邀赴北京參加「國際古琴文化週暨紀念古琴大師吳景略誕辰一百周年」,發表「永遠的老師--孫公」。
演出人員介紹—陳雯
自幼喜愛音樂,14歲學古箏,從馬錦鑾 老師。1977年考入國立藝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樂科,轉而主修古琴,由王海燕 老師啟蒙,1979年轉修於古琴耆宿孫毓芹 教授門下。1982至1985年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繼續追隨孫師主修古琴。畢業後,留校擔任古琴教席,並同時兼任華崗藝校,其後1987年再兼國立藝術學院古琴教席直到移居馬國。返台後曾兼任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所古琴教席。
2000年進入馬來亞大學中文研究所,2008年曾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高天老師學習音樂治療。 2009年進入博士班就讀。 1995年起曾在僑居地從事華樂教學及推廣工作並擔任電台華夏之聲節目撰稿人。2011年起應邀擔任「儒苑琴聲」校園古琴音樂會系列籌備委員兼連絡人。
演出人員介紹—李孔元
1959年生於台灣台南。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8年教職退休後致力於古琴演奏與教學,受聘兼任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古琴副教授。並任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
李氏嗜好音聲,自15歲起學古箏及琵琶。18歲學古琴,師事容天圻先生。1990年,參演文建會主辦的「大雅清音」古琴音樂會。1992年隨和真琴社赴大陸交流,分別在杭州、上海和北京參演四場「兩岸琴聲」古琴音樂會;1995年在北京參演「兩岸琴心會京華」、代表參加「九五中國成都古琴藝術國際交流會」演出,此外,個人獲邀參演兩場特邀音樂會。
自1993年起至2003年間應台北市國樂團舉辦的「傳統藝術季」之邀,參加演出七場,列如「七絃清韻」、「琴韻琴風」、「漁樵耕牧」、「古琴今情」、「以琴會友」、「廣陵絕響」、「蘭亭琴敘」等古琴音樂會並發表打譜作品。2007年五月應邀參演「民族音樂學堂-古琴音樂藝術」音樂會。
演出人員介紹—黃永明

黃氏的演出經驗極為豐富,曾在1993年假國家演奏廳舉辦個人古琴獨奏會,1998年在國立交通大學演藝廳、1999年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及嘉義市立文化中心等地與
由於樂團任務及個人創新特質,演奏曲目廣泛,演出形式多樣。如參加台北市立國樂團定期音樂會及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古琴音樂會,擔任古琴獨奏、協奏、或與不同器樂合奏達二、三十場,演出曲目古典與現代並陳。曾與其他表演藝術一起跨界演出如:1995年與鋼琴家諸大明先生演奏梁銘越先生之古琴、鋼琴雙協奏曲《秋月》,在台灣是古琴、鋼琴與國樂團跨界合奏之先驅。1998年參加也曾與「佛光山梵唄詠讚團」在日本東京與日本ニユーフイルハーモニー管弦楽団合演,為古琴與交響樂團演奏佛教梵唄音樂之跨界先例。
演出人員介紹—廖秋蓁
1963年生於台北,本名廖秋燕。專業古琴教學與演奏,1998年取得台灣藝術學院學士。自幼喜好音樂,在敦化國小合唱團受正式音樂訓練而奠下基礎。
1981年由兄長引介隨莊秀珍 老師習古琴。1983年就讀國立藝專主修古琴。師事孫毓芹、王海燕,以後再學於張清治老師。從莊老師得哲學、書法、茶等中國文化之沁潤,從孫老師得琴聲音韻境界之啟發,從王老師得琴聲曲式分析,從張老師得琴樂美學的洗禮,於琴歌彈唱上尤受啟發。2001年曾問學於上海林友仁老師得精進鼓琴指技。次年從洪澤南老師習漢語詩詞吟唱。2011年起應邀擔任「儒苑琴聲」校園古琴音樂會系列籌備委員及演出。
1987年得葉世強先生斫琴一床,琴銘「天心」,從此自號「天心琴齋主人」。國立藝專畢業後,曾任中華民國國樂學會行政助理。12月參與和真琴社演出,獨奏「漁樵問答」。1988年兩岸交流開放之初, 前往深圳參加國樂研習營。
1981年由兄長引介隨
1987年得葉世強先生斫琴一床,琴銘「天心」,從此自號「天心琴齋主人」。國立藝專畢業後,曾任中華民國國樂學會行政助理。12月參與和真琴社演出,獨奏「漁樵問答」。1988年兩岸交流開放之初, 前往深圳參加國樂研習營。
演出人員介紹—陳慶隆

演出人員介紹—劉行一
1972年出生於臺北。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曾於台北華聲南樂社研習南管七年。2001年起從莊秀珍老師習琴,曾於2004年台北紫藤廬茶館「茶煙繚縹‧絃歌綢繆—琴歌相和早茶會」上獨奏琴曲、彈唱琴歌共五首,並參與天穆閣絲絃琴社2004年「我情將移─古琴演奏會」及2005年「太古遊─古琴演奏會」的演出。2011年參與【古調新聲】第三屆全國青年琴人古琴雅集。尤喜琴歌吟唱,如《鹿鳴》、《歸去來辭》、《南風歌》、《秋風詞》等等。較擅長之琴曲有《鹿鳴》、《采真游》、《石上流泉》、《烏夜啼》及《漁歌》等。
因對中醫養修感興趣,目前研究經絡理論及自然醫學相關領域,重視身心靈之整體醫療,強調人體之自癒能力,兼及性靈之涵養與提升。今致力於將傳統中醫理論及經絡穴道養生保健以易懂、易學、易操作的方式推廣,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演出人員介紹—陳昌靖
13歲即學二胡,由宋金龍老師啟蒙。16歲考入華岡藝校國樂科,主修二胡,師事劉俊鳴老師。次年獲台灣省音樂比賽青少年組二胡第三名,同年於台北知心藝術生活廣場與同班同學舉辦「古聲新韻」聯合音樂會,並隨校全省巡迴演出,擔任二胡主奏。畢業後考入國立藝專(國立台灣藝大前身)國樂科,主修二胡,從顧豐毓老師。同年,於台北藝術館參與國樂科展演,擔任二胡主奏。
1993年開始修習古琴,由李楓老師啟蒙。1994年考入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大前身)音樂系,主修古琴,繼續追隨李楓老師。在校期間曾與林怡慧舉辦「古琴、琵琶聯合音樂會」、在「游手好絃」傳統樂器之夜擔任古琴獨奏。1999年在校內舉辦古琴個人獨奏會,得學士學位。
演出人員介紹—林法
1979年生於台北,古琴製作名家林立正之次子。自小深受薰陶熱愛古琴,12歲即從學於古琴家葛瀚聰教授。15歲起,每年利用寒暑假期,先後赴上海、天津、北京、安徽、香港,師從各地古琴家習藝,如吳自英、李鳳雲、李祥霆、劉赤城、梁麗雲等。2001年考取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師事李祥霆教授,2005年從古琴演奏專業畢業。
北京求學期間,參加『2002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民族器樂獨奏比賽』,獲青年專業組古琴銅獎。於『2004全國古琴大賽』,獲青年職業組優秀演奏獎。2006年在其父指導下,製成個人第一張古琴及數張老琴維修。同年在台北成立『太古琴館』做為發展古琴藝術之基石。
北京求學期間,參加『2002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民族器樂獨奏比賽』,獲青年專業組古琴銅獎。於『2004全國古琴大賽』,獲青年職業組優秀演奏獎。2006年在其父指導下,製成個人第一張古琴及數張老琴維修。同年在台北成立『太古琴館』做為發展古琴藝術之基石。
演出人員介紹—黃勤心

高中就讀高雄樂育中學音樂班,主修中國竹笛,師承蔡錦盆、張榮欣;副修鋼琴,師承陳敏和。在學期間跟隨學校至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廳、德國科隆演出。另參與高雄「合真琴社」,在【樂醒南鄉】、【高雄愛琴人】等音樂會擔任琴簫伴奏。高中畢業後,1999年始學古琴,受
2011儒苑琴聲—古琴校園音樂會—淡江大學
演出時地:2011 年10月11日(二)7:30pm 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開場曲 --- 酒狂
1.鹿鳴 黃永明琴,葉紹國、廖秋蓁、陳國燈唱
編鐘:鄭德宣,簫:許騰允,笙:陳建宇,鼓:黃勤心
2.良宵引 陳國燈
3.梧葉舞秋風 陳國燈
4.竹枝詞 廖秋蓁彈唱,簫:許騰允,中阮:黃永明
5.鳳凰台上憶吹簫 廖秋蓁彈唱,簫:許騰允
6.流水 黃永明
中場休息與古琴展示:盧耽、林彥邦
7.地 黃勤心
8.欸乃 黃勤心
9.平沙落雁 廖秋蓁,簫: 許騰允
10.廣陵散 黃永明
終場琴歌帶動唱「長相思」:廖秋蓁 彈唱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開場曲 --- 酒狂
1.鹿鳴 黃永明琴,葉紹國、廖秋蓁、陳國燈唱
編鐘:鄭德宣,簫:許騰允,笙:陳建宇,鼓:黃勤心
2.良宵引 陳國燈
3.梧葉舞秋風 陳國燈
4.竹枝詞 廖秋蓁彈唱,簫:許騰允,中阮:黃永明
5.鳳凰台上憶吹簫 廖秋蓁彈唱,簫:許騰允
6.流水 黃永明
中場休息與古琴展示:盧耽、林彥邦
7.地 黃勤心
8.欸乃 黃勤心
9.平沙落雁 廖秋蓁,簫: 許騰允
10.廣陵散 黃永明
終場琴歌帶動唱「長相思」:廖秋蓁 彈唱
2011儒苑琴聲—古琴校園音樂會—清華大學
演出時地:2011 年10月18日(二),7:30pm
清華大學合勤廳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開場曲 --- 酒狂
1.良宵引 陳昌靖,簫:許腾允
2.平沙落雁 陳昌靖
3.鹿嗚 琴:陳雯,林法、葉紹國唱和
編鐘: 陳昌靖,簫:許腾允,笙: 陳建宇,鼓:Fabian Torres
4.洞庭秋思 陳雯
5.流水 陳雯
中場休息與古琴展示:盧耽、鄭德宣、陳志豪
6.醉漁晚唱 莊秀珍
7.漁樵問答 莊秀珍
8.陽關三疊 林法彈唱,二胡: 陳昌靖
9.廣陵散 林法,tabala鼓:Fabian Torres
終場琴歌帶動唱「長相思」:陳雯 彈唱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藝術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1.良宵引 陳昌靖,簫:許腾允
2.平沙落雁 陳昌靖
3.鹿嗚 琴:陳雯,林法、葉紹國唱和
編鐘: 陳昌靖,簫:許腾允,笙: 陳建宇,鼓:Fabian Torres
4.洞庭秋思 陳雯
5.流水 陳雯
中場休息與古琴展示:盧耽、鄭德宣、陳志豪
6.醉漁晚唱 莊秀珍
7.漁樵問答 莊秀珍
8.陽關三疊 林法彈唱,二胡: 陳昌靖
9.廣陵散 林法,tabala鼓:Fabian Torres
終場琴歌帶動唱「長相思」:陳雯 彈唱
2011儒苑琴聲—古琴校園音樂會—中正大學
演出時地:2011年10月25日 (二) 晚上7:30 ,中正大學藝文中心
主辦單位:中正大學藝文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開場曲 --- 酒狂
3.平沙落雁 孫于涵
4.流水 孫于涵
5.梅花三弄 李孔元,陳濬寬(琴簫合奏)
6.欸乃 李孔元
7.廣陵散 黃永明
8.準提咒 黃永明 彈唱,陳志豪、劉行一 唱和
二胡:李孔元,簫:陳濬寬,木魚:孫于涵,引磬:陳守信
磬:劉行一
終場琴歌帶動唱「長相思」:葉紹國 彈唱
主辦單位:中正大學藝文中心
演出曲目:
1.鹿鳴 劉行一 彈唱
2.秋風辭 劉行一
彈唱 3.平沙落雁 孫于涵
4.流水 孫于涵
5.梅花三弄 李孔元,陳濬寬(琴簫合奏)
中場休息與古琴展示:陳志豪、陳守信、林重光
6.欸乃 李孔元
7.廣陵散 黃永明
8.準提咒 黃永明 彈唱,陳志豪、劉行一 唱和
二胡:李孔元,簫:陳濬寬,木魚:孫于涵,引磬:陳守信
磬:劉行一
2011儒苑琴聲—古琴校園音樂會—成功大學
演出時地: 2011年10月31日 (一)7:30pm 成功大學醫學院成杏廳
主辦單位: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開場曲 --- 酒狂
4.洞庭秋思 陳雯
8.鳳凰臺上憶吹簫 廖秋蓁 彈唱,簫:許腾允
9.流水 廖秋蓁
主辦單位: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演出曲目:
節目主持及導聆 --- 葉紹國 開場曲 --- 酒狂
1.太古引 陳慶隆
2.平沙落雁 陳慶隆
3.鹿嗚 陳雯 彈唱,廖秋蓁、葉紹國、李孔元唱和
簫:許腾允,編鐘:鄭德宣,鼓:Fabian Torres4.洞庭秋思 陳雯
5.廣陵散 陳雯,tabala鼓: Fabian Torres
中場休息與古琴展示:鄭德宣、傅維理、葉乃滋
6.大胡笳 李孔元
7.竹枝詞 廖秋蓁 彈唱,簫:許腾允8.鳳凰臺上憶吹簫 廖秋蓁 彈唱,簫:許腾允
9.流水 廖秋蓁
終場琴歌帶動唱「長相思」:廖秋蓁 彈唱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