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在「和真琴社」社長帶領下與琴友一同訪問大陸琴壇,並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共同演出三場「兩岸琴聲─古琴聯合演奏會」及大型的古琴雅集。
1998年起,以「紫藤廬茶藝館」為唯一的古琴教學地點。
2000年與學生馬俊國連續三個週末在紫藤廬合辦「秋聲琴韻─古琴的音樂藝術」演奏會,共三場,兩人各自獨奏四首琴曲。
2003年與學生們共同創立「天穆閣絲絃琴社」並舉辦一系列古琴美學講座,由潘栢世先生主 講,講解古琴美學文獻鉅作「徐青山--二十四琴况」,並集結成書,由紫藤文化協會出 版。
2000年與學生馬俊國連續三個週末在紫藤廬合辦「秋聲琴韻─古琴的音樂藝術」演奏會,共三場,兩人各自獨奏四首琴曲。
2003年與學生們共同創立「天穆閣絲絃琴社」並舉辦一系列古琴美學講座,由潘栢世先生主 講,講解古琴美學文獻鉅作「徐青山--二十四琴况」,並集結成書,由紫藤文化協會出 版。
2003年「天穆閣絲絃琴社」在紫藤廬舉辦「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古琴演奏會」。與學生共六人,每人彈奏二曲。其後2004年舉辦「我情將移─古琴演奏會」。次年舉辦「太古遊─古琴演奏會」。演出地點、形式與人數都與2003年同。
2008年師兄葉世強先生於紫藤廬舉辦「雨還風/有琴、無琴」古琴展;「天穆閣絲絃琴社」亦在開幕時舉辦古琴演奏。形式類同以往。
2010年應台北市「等閑琴館」之邀,舉辦首場個人古琴獨奏會。
2008年師兄葉世強先生於紫藤廬舉辦「雨還風/有琴、無琴」古琴展;「天穆閣絲絃琴社」亦在開幕時舉辦古琴演奏。形式類同以往。
2010年應台北市「等閑琴館」之邀,舉辦首場個人古琴獨奏會。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